小Q呆
一代宗师

[] 沉静如海.Le.Silence.De.La.Mer.1949.720p.BluRay.x264-CiNEFiLE 中字 4.37G

-->

年代:1970类    型:战争/剧情/爱情
地区:法国制作公司:
语言:法语上映日期:1970-03-31 周二
英文:Le Silence De La Mer
编剧::安娜·吉阿弗列 A
导演:皮埃尔·布特龙 Pi
主演:朱丽·德拉姆 Jul / 托马斯·儒阿特 Th
统计:3991次浏览 0人订阅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0430594/(7.7/10 from 1,202 users )
简介:
  本片根据法国着名作家韦尔科尔(Vercors)的同名名着《沉静如海》(Le silence de la mer)改编。

  一个法国老人和他的侄女住在石筑的古老楼房里。老人和他的侄女共同生活。法国沦陷了,他们的一部分房屋被一个德国军官征用。平静的生活被破坏了,然而,那个德国军官看来是彬彬有礼的。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对不起。”面对老人和少女的抗拒性的沉默,他露出了严肃的微笑:“对于那些爱祖国的人,我是十分尊敬的。”

  这不是虚伪的话。他尽可能不妨碍房主人的生活。他只是在每个晚上找一点什么理由到起坐间来,开始说几句并不需要回答的客套话,然后开始了无尽无休的独白,涉及他心里存在的种种问题——他的祖国、法国、音乐……他谈得很亲切,很热情。他尊重老人和少女的沉默,从不企图从那里得到一种回答,一种赞同,甚至于看他一眼。

  从他的这些独白中,老人与侄女逐渐了解了他。他是生活在一个小城中的专门作曲的音乐家,脱离政治,也不喜欢国内的那些政治人物,然而却相信了元首和那些政治人物的宣传。他在不尽的独白中表明了对法国的爱,而促使他作出这样不尽的独白的是还由于另一种爱:对那个美丽的少女的爱。

  德国军官到巴黎去了一趟。他久已渴望此行,他是兴高采烈地去的。他返回后,一反常态,避免与老人和少女见面。好几天以后,在一个晚上,他终于来了。情绪沉重愁惨,他是来告别的。他将参加一个正在作战的师团,第二天就要动身到苏德战场去,原因是,到巴黎后,他从那些“政治家”和“战友”那里了解到,法西斯口头上所宣传的一切漂亮言词不过是谎言,他们是要毁灭法国,他的梦想被粉碎了。

  侄女看来在感情上是比老人更坚强的,但在听了那个德国军官许多晚上的独白,逐渐了解了他的性格和心情以后,也不能自己地对他滋长了一种微妙的感情。当告别的那个晚上,听到了德国军官发自内心的凄厉悲痛的告白以后,她的嘴唇终于动了一动,第一次向他开了口,虽然那声音低微得几乎听不见:“再见。”

  那个军官微笑了。因为,他终于听到了他所爱的人的一句话;因为,从这一句简短的悲惨的话中,他感到的是对他过去的谅解和宽恕,是将他看作是人的同情和祝福——是的,在那个美女的眼中,他不再是兽,而是一个纯洁的人了。他微笑着,走上通向死亡的征途。

精彩视点:

  本片以白描的笔调向观众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部电影是在法国的乡间拍摄的,导演皮埃尔·布特龙精益求精,为了加强电影的真实感,刻意地加强了演员的法国乡间口音。

  影片中扮演侄女的是着名女星朱丽·德拉姆,别看她很年轻,但早已在《欲望解析》、《银色交易》等多部影片中担任主角。在《沉静如海》这部影片中,朱丽·德拉姆天才般的演艺才华再次被显现出来,而她那与年纪不相称的成熟演技让人只能用震惊二字来形容。

网友影评:

  这部片名为《沉静如海》的法国影片是反映二战时期,维希政府统治下的法国沦为被占领国时,法国人民生活状态的电影,影片揭露了法西斯德国占领法国初期所采用的伪善手段。想到关于反法西斯的电影,很自然的就会想到监狱、刑罚,给人的都是恐怖与暴力的感觉,但是这部影片里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这些镜头,都是采用一种平缓、淡然的讲述方式,许多片断还流露出淡淡的温馨感,甚至让人一时无法想到这是一部跟战争有关的影片,也正如影音娱乐里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一部充满人情味的反法西斯电影”。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法国老人和他的侄女让娜共同生活在一所距离大海不远的古老的楼房里,少女让娜的父母双亡于战争,以教授钢琴为生。1941年德军入侵,法国被占领,一天老人家里来了一位德国士兵,对老人说他们的屋子已被征用,然后那个德国士兵拿出房屋征用书给老人看,说有一位德国军官将要住在这里,让老人带他选一间房间给军官住,面对德国军人拿出的征用书,老人与少女虽然都不情愿自己的房屋被德国人占用,但是在当时的情形下已是别无选择,老人让自己的侄女让娜带德国士兵选房间,让娜非常不情愿,却也同样无奈,在那个时候他们无法公然表示反抗,只能保持沉默,只能在心里痛恨那些占领他们国家又要占领他们房屋的德国人。当那个被安排住到老人家的德国军官到来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表现得非常彬彬有礼,解释了自己是别无选择,是上级的安排,如果有选择他是绝对不会来的。但老人和少女面对德国军官,像面对整个法国的敌人,他们只有用沉默以示反抗,反抗他的到来破坏了他们平静的生活。面对老人和少女的抗拒性沉默,那位德国军官微笑着向老人和少女说“战争总是要有人牺牲的,我尊重爱着自己国家的人民。”那位德国军官所说的话并不是伪善的话,他每天的出入尽可能做到不去妨碍老人和少女的生活,每天晚上会跟老人和少女说“祝你们晚安”,早晨会说“早上好,希望你们昨晚睡得不错”,每次在说那些祝福话语的时候也不忘记双腿靠拢向老人和少女行军礼,表示自己的敬重。德国军官每天总是会找些话题对老人和少女说些什么,尽管回应他的都是像海一样的沉寂,但他还是坚持每天说些祝福的话,有时会找一些理由坐在他们旁边,开始自言自语的独白。像一次他特意回来后换了便装,对老人和少女让娜说:“我的房间很冷,我可以到这里烤火吗?”没有回答……,他走了进去,蹲在壁炉旁,在老人和女孩中间,他说起自己的家也有这么温暖,说很高兴认识那么一位有自尊的老人和这样一位沉默的女孩。他还踱步到了起居室的书架旁,看到书架上的书露出非常兴奋的神情,那些都是令他无比神往的伟大作家,像巴尔扎克、莫里埃、高乃依、波德莱尔等等,他自言自语的说他一直热爱法兰西,向往这个美丽的地方,曾无数次希望有一天可以来这个美丽的地方,但却未料到有一天会因为战争而来到这片美丽的土地。年轻的德国军官他自己一个人说得很诚挚,热情,他尊重老人和少女的沉默。他站起来,双腿靠拢,是军人敬礼的庄重,他鞠了一躬说晚安。他走后,老人深息了口气说好漫长的等待,而她却还在想着他灼热的目光:“他为什么那样看着我?”她轻声说,可是声音还是打破了空气的沉默,是她想象不到的大声……在那名年轻德国军官的自言自语中老人和少女开始了解到,他是一名年轻的作曲家,跟政治并没有关系,因为家族世代从军的传统应征入伍,别无选择,他曾经很向往法兰西,喜欢这个地方,但并不知道有一天会因为战争而来到法兰西,他感到自己很无奈。促使那名德国军官自言自语独白的原由是他的确在内心里感到一种无奈,对战争的无奈,表达自己内心里的一种歉意,另一种原因就是出于一种爱,对那个美丽少女让娜的一种情感。当年轻军官第一次来到老人的房子的时候,在门口听到少女在弹他最喜欢的一首巴赫的曲子,他站在门口一直静静的听,就是进去的时候也表现的有些犹豫,他不想破坏他们平静的生活,在门的缝隙里静静的看着少女让娜美丽的侧影,听着他最熟悉喜爱的那首巴赫的曲子,从那一刻开始年轻的军官就喜欢上了那个美丽的少女。年轻的德国军官有一天对老人和少女让娜说他有两个久未见面的朋友要来,还要打扰一下,暂住在老人院子里另外两个小屋里,希望他们可以谅解。说自己许久没有见到朋友了要好好跟朋友聊聊,表现出了非常高兴的神情,但当他的朋友来到以后,他们谈到战争的时候,德国军官与自己的朋友发生了争吵,开始和自己的朋友有了意见上的分歧,他表示要尊重法国人民,对自己的朋友说“难道我们的荣誉就是伤害侮辱别国的人民?”,朋友笑他的想法是幼稚的,朋友对年轻的德国军官说“我们不是音乐家、诗人,我们是军人!我们要履行职责,忠于德意志和元首!”,德国军官在朋友那里了解到法西斯口头所宣传的漂亮的言词只不过是谎言,他们是要毁灭法国的,德国军官的想法被彻底粉碎,情绪非常糟糕,心里开始充满一种绝望感与愧疚感。德国军官充满惆怅的回到起居室的时候,对老人和少女让娜说“我必须和你们谈谈。”但少女让娜和老人都紧抱着书低头不语,他只能自言自语的说“没希望了……也许唯一能做的只是忠诚和恪守义务。”最后年轻的德国军官被派往俄国,走的时候对老人和少女道别说“我被调往俄国前线了,据说我们的军队在那里取得了伟大胜利。”他又默默的自语到“但是那里很冷。”老人和少女让娜站在原地没动,依然沉默,年轻的德国军官转身出门,坐进车里,表情很无奈又很悲伤,最后的告别时候少女无法克制掩饰自己的感情, 泪水忍不住溢满面颊,冲出了屋门,急步走到德国军官的车旁,他从车里走出来,面对他,彼此没有说话只是凝望,影片的最后没有深情的拥抱,只是短暂的沉默以及四目眷恋的凝望,最后少女用嗫嚅的双唇终于对德国军官说出了两个字“再见!”低微的几乎听不到的声音,那是下了很大决心才说出的两个字,也是影片从始至终少女唯一说给那个年轻军官的话,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字,却包涵了太多的情感在内。年轻的军官听到微笑了,因为他终于听到了他所爱的人的一句话,虽然只有两个字,却让他感到了宽恕与谅解,是她将不再把他看作敌人,而是一个朋友样的祝福。
  整部影片没有曲折的情节,只讲述了三个人物,对白都是极简单的,但是在影片表现感情的镜头里,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将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刻画得很细腻,它不是一部纯粹的爱情片,但所刻画表现出来的那份爱情却是很刻骨,很真实的。沉静如海的爱情真的如大海一般沉静内敛。没有其它影片里表现爱情的夸张,男女主人公一个拥抱都没有出现在影片里,那份爱是带有些许遗憾,懂得克制的爱,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一种缺憾的美。
  从一开始的敌对到慢慢的通过德国军官的一些自言自语的独白了解了他,虽然没有太多的语言,但影片的一些镜头很好的把握了这些情感的转化。

  A
  在德国军官刚刚入住进来的时候,少女让娜和她的爷爷都是有敌对情绪的,像面对自己国家的敌人一样,在心里对德国军官是痛恨的,在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的自言自语的独白中,老人的心开始变得柔软起来,有点难以再坚持下去的感觉,对少女让娜说“我没法冒犯一个人,哪怕他是敌人”。对自己的侄女说“你很久没弹琴了。”少女似乎还是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倔强的自尊,对老人说“可是我弹什么?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只要他在一天,我绝不弹琴!”老人缓缓的说道“可是不是只有德国有作曲家”。
  让娜每天都骑自行到城里去给一家犹太人家的小女孩上钢琴课。她的自行车被偷了,她不得不每天步行去城里,天很冷,她的脚也磨出了泡,当她坐在路边休息的时候,德国军官的车经过停了下来,邀她一起上车,她走了过去,他打开车门请她上去,然而她却倔强径直走了过去,尽管她的脚又肿又痛,可还是表现出守护尊严的那份倔强——因为那是敌人的恩惠。德国军官看到少女的倔强明白这样做会刺伤她的自尊就没有再说什么开车离开了,只是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少女看到远去的德国军官的车一直目不转睛,心里泛起了一丝柔软的感觉。影片这个镜头表现出了少女自尊倔强的一面,在眼看着德国军官车子离开的时候,又表现出了她情感的一种微妙转化,一丝淡淡的柔软情感蔓延在少女让娜心里,从敌对情绪的一种微妙转化。
  晚上少女自己把腿放在凳子上看自己受伤的脚,看到德国军官回来又迅速的坐好假装在看书,德国军官看着少女想到了她受伤的脚似乎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鞠躬说了句“晚安”,说这话时,他的眼睛看着她,眼睛是深邃的,目光是灼热的,里面隐藏着欲言又止的无奈。他那样看她,她感觉到心里开始变得激动而又不安,原本缩在椅子上的双腿不自然地放到地上,她把皱了的裙子拉直,想遮住自己的双腿,以此掩饰自己内心的丝丝涟漪和阵阵不安。整个镜头片段里没有一句话,却通过一个“拽”裙角的动作深刻的表现出了一个少女情感的变化,一种羞涩与不安。

  B
追求少女的一个小伙子在求爱不成的情况下要强行亲吻少女,少女大声的反抗,小伙子问少女让娜为什么要拒绝他,是不是心里有了别人,少女没有回答是或者不是,只是拼命挣扎着拒绝小伙子的亲吻,恰巧那时年轻的德国军官正好赶回家,听到少女的呼救声,紧张而又匆忙的从车上跑下,神情紧张的推开屋门,小伙子看到德国军官像是明白了一切,怒视了德国军官一眼离开了,德国军官没有说话只是充满担忧的看着少女让娜,神情里充满了疼惜,似乎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德国军官走上楼梯的时候脚步还有些犹豫,转头看了看少女让娜,少女眼里布满了泪水。在这一个镜头里,两个人都克制着自己的情感,但影片通过眼神,德国军官疼惜的眼神,看出了那份爱,在那个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差点受到伤害,他其实内心里是很想将她拥入温暖的怀抱的,想给她一个安慰,告诉她不要害怕,没事的,他会保护她,可他知道他不能那样做,少女的自尊心不会接受他的拥抱,他也不能那样做,他知道他们之间是无法跨越的一个距离,是两个敌对的国家,他只能用自己的眼神表达自己的情感,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少女在最无助的时候看到了德国军官的出现,那个时候眼睛有一刻是与他的目光相视的,她就那样凝望着他的眼睛,眼里全是泪水,她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疼惜,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他出现了,她有一刻想扑到他的怀抱里,好像在最无助的时候看到了亲人一样,终于有了安全的感觉,可是她不能,她只能努力克制着自己,努力把那份情感放在心里,她忍不住掉眼泪,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终于见到了父母,自己的情感只能用眼泪来表达。影片里这个片段两个男女主人公也是没有一句对白,只是默默的对视,还有转身,以及上楼时的一种犹豫不决,但这些细小的神情和动作却刻画了两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通过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了两个人之间的那份爱,想爱又不能爱的无奈。

  C
  圣诞节到了,她去城里发现那家犹太人已经走了,邻居把他们放在院里的自行车给她,说先用着吧,不用也会被人偷走的,等那家人回来再给他们吧。她骑着车回到家,追求她的小伙送来了只鸡,这是多么丰盛的礼物!她淡淡地说了声谢谢,然后逃也似的冲上楼。少女在桌子上发现了德国军官送给自己的一张圣诞小卡片,是有心的还是只是出于礼仪呢,少女看到卡片的时候迅速的放进了自己的衣服口袋,像是放进了什么秘密,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容貌,这一个镜头里刻画出了一个陷入爱情中的少女形象,只有陷入爱情中的女孩才会那样挑剔注意自己的外表。少女那天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了经过自己修改之后的母亲的黑色晚礼服,把头发弄好,走下楼。她把一张卡片放在门口的桌上。爷爷说看到她穿这件衣服就象看到了母亲。他们坐下吃着难得吃到的烤鸡,然后,窗外响起了车声,她一下紧张起来。他走进门,并在门口的小桌上看见了那张卡片,他慌忙把卡片揣到口袋里,他匆匆走过起居室,后又转回来,对他们鞠了一躬,然后说,晚上有舞会,他回来换了衣服就走。其实他本没有必要告诉他们他的行踪,他只是为了能对她说声谢谢,他抬头看了她一眼,她穿上了黑色的礼服,她的头发一定特意修整过,在柔和的灯光下,她的侧影那么安详、宁静,几乎让他忘了战争和在他们之间那不可逾越的鸿沟……就这么刹那的时间,他在女孩的身上找到了短暂的宁静,他回过神来,转身走开……
她拒绝了爷爷让她一起去做弥撒的请求,一个人在家里,依旧坐在壁炉旁的那把椅子上,仿佛在等待什么,时间过得好慢,四周好安静,内心里变得有些忐忑不安的激动。外面响起了车声,然后是脚步声,他回来了!是的,他回来了!她有些激动,心跳得厉害,手也开始颤抖,她用手理理头发,以确定他将要看见的她是不是最完美的一面,听到他越来越近的脚步声确信是他回来了,她内心里是快乐的,她好想给他一个微笑,对他说一句圣诞节快乐,可是她是一个法国人,而他是一个德国人,他们是敌人,她只能把想说的话放在心里,努力的克制着自己,在听到他脚步的时候心里是激动的,两只手纠结在一起,激动和内心里的紧张,但她还是克制着自己不去回头看他,努力让自己安静的保持一个姿态坐在壁炉旁边。她好想转过身去对他微笑,然后对他说圣诞快乐!可她不能——她是法国人,而他是却是整个法国的敌人——德国人。他走了进来,坐在钢琴旁,对她说“当我第一天跨进您家的房门时,您在弹奏巴赫,那最清纯动人的一首曲子,也是我最爱的一首”。他对她说的时候目光忧郁而又温情,让她的内心无法平静。他开始弹起第一天见到女孩时所听到的那首巴赫的曲子,琴声叮叮咚咚响起,打破了房间沉默的空气。她多想走过去坐在他身旁仰起头看着他英俊的脸,他深蓝色的眼睛,但她不能!她只能坐在那里让自己在音乐中陶醉,然后慢慢冲淡那种想爱的冲动,她努力让自己就那样坐着,不去转身。琴声停下来,他走过来站在少女的背后,他看到少女穿的黑色晚礼服,头发也特意修整过,在柔和的灯光下少女的侧影宁静而又美丽,让他有一刻忘记了战争,忘记了他跟她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低低地说起每年他们那里圣诞节也会下雪,也会弹钢琴,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他站在她的身后,看到她洁白的脖颈上配着金色的头发和黑色的礼服是那么宁静而又美丽,他好想伸手把她的几缕秀发盘起来,多想从身后拥抱住她,就那样紧紧抱住她,然而他的手颤抖着停在了半空,犹豫着,最后他把手轻轻放在她身后的椅子边上,用哽咽的声音对少女说了一声“晚——安——”声音的尾音拉了好长才结束,他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一样转身迅速离去,脚步消失在冰冷的走廊。她哭了,无声的泪流满了面颊,其实当他站在她身后的时候,她就感觉到了他因紧张而急促的呼吸,当他的手在她脖颈上方颤抖犹豫着落在椅子边缘时,她能感到他手上热热的温度。但是她知道她不能,不能转身看他,她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自己只能背对着他,肆意的泪水来宣泄自己的情感,爱只能放在心底。

  D
  她越来越在意自己的穿着和发型,在教授学生弹钢琴的时候,她还在旁边镜子里看自己的发型,去整理,陷在爱情里的一种对自我外表的在意。一天她回到家,看到家里没有其他的人,好奇心驱使她走进了他住的房间,打开卧室的门,是她很熟悉的陈设,但空气里没有他的气息,她拿起凳子扶手上一件他的衣服紧紧贴近在脸上,嗅到了属于他的气息。
  桌子上是圣诞节他的母亲寄给他的照片,被他小心翼翼地放在相框旁,她抽出照片看了看,又重新放在桌上,然后她躺在他乾净的床边上,抱着他的枕头把脸深深的埋下去,鼻息里全是他的气息,她闭上眼感觉到他就睡在她身旁,拥着他的气息她竟安静的睡着了。或许是一个世纪过去了,当一阵汽车的刹车声把她从梦中惊醒时,她猛地清醒过来,迅速从床上起来跑到窗前,透过窗帘看到他已经下车,正要走进来,她非常慌乱,怕他发现自己在他的屋子里,她迅速的把之前抽出来没有来得及放好的照片塞到信封里,重新放到桌子上,然后匆匆逃出他的房间,她关卧室门的时候用力过大带过的一阵风把信从桌子上吹落到地上,她没有觉察到。当他回到自己的屋子,开灯看到桌子旁边的信掉在了地上,床单也有些许凌乱,他知道了她来过他的房间……
她每天下午都会去河边捕鱼,这样她和爷爷就每天都能吃到些肉。她带上竹篮,骑自行车穿过田园。今天的鱼很少,就只有几条乾瘦的小鱼,她对捕鱼人说:“每天都能吃上鱼已经很幸福了。”她把鱼放在篮子里,准备回去。就在木桥的尽头,她远远地看见他的车停在那里,他下了车,站在木桥口凝望着她,她低下了头,心里怦怦乱跳,他一定发现了,发现她到过他的房间,睡过他的床,他会怎么看她呢?真的是无地自容,她真想转身逃离,那种感觉就像偷窥了别人隐私被发现一样的尴尬。她低下头,尽量不去接触他追问的眼神,在冬日的阳光里,她能感到他的目光里的温暖,但她不能,不能抬头看他的眼睛,她怕眼神会出卖了她。终于走到他身旁,他还是那样凝望着她,充满爱怜与温情的眼睛,他明白她,他终于确信她也和他一样有着同样的感觉,她爱他!是的,他终于确信这一点,尽管他没有听到她说。她装做一切都很自然,尽力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慌乱。他知道了?是的,他一定知道了。她该怎么办?她故作平静的从他身边走过,然后把装有小鱼的篮子放在借来的自行车后,但内心澎湃的激情却出卖了她,她手一抖,篮子摔在地上,可怜的几条小鱼都撒落在地上,她蹲下慌忙的去拣撒落在地上的小鱼,想很快拣好,然后逃开他,她已经把自己的内心暴露得太多了,然而他也蹲下身,脱下手套,把拣起的小鱼放在她的手上,她抬起头,目光正好触到他的目光,她慌乱的躲闪开,怕他读懂她的心,但他还是从与她短短的对视里读懂了她,在她的眼神里看到了想爱却无法爱的无奈,是啊,他们是敌人,是战争的敌人,他和她——德国和法国。拣完小鱼她迅速的离开了,转身眼里充满了泪水。那个时候两个男女主人公内心情感都是复杂的,都在努力压抑克制着爱的冲动,让那份爱只能放在心里。
  一天德国军官趁少女让娜不在的时候进了她的房间,端详着她桌上她父母的结婚照,当让娜进卧室发现的时候,迅速从他手中压过了照片,他说“我想和你谈谈”,少女沉默着没有说话,这时少女的爷爷正好路过少女的卧室,想对少女说些什么,德国军官只好把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脸上有一些忧伤。让娜抱着父母的照片,扭头跑开避开了爷爷寻问似的目光。少女眼里溢满了泪水,是的她知道自己喜欢他,她也明白他同样喜欢她,可他们是无法相爱的。她只能假装冷漠对待他,而她的内心是痛苦的,她把着照片迅速转身跑开,是怕自己的那些泪水泄露自己内心里的那些情感。

  [E]
  某天邻居走过来,拦住她,对她说“你能照顾我的孩子吗?如果我和孩子的父亲出了什么事。”她明白,邻居一直在参加一个反对德国的地下组织,她没有说话,邻居一再追问,她点点头,说可以,邻居很高兴走开了,在那样的年代,一问一答那么简单就可以托付一个孩子的未来。
  晚上她看到邻居的男人悄悄闪进她家院子里,钻进德国军官的车下……她在窗口看到了这一幕,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内心里极度矛盾,她一夜都紧张不安,抽了一整夜的烟,她想告诉他,明天一早不要坐车,有危险,可她不能,那样做等于出卖了她的朋友,她的国家,她会是自己国家的叛徒!可她不愿意看到他死,他是个作曲家,跟她一样也深爱着巴赫,她的情感徘徊在自己的爱与国家的爱之间,这种矛盾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无法入睡,整晚就守在窗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窗前的地板上睡着的。从泪水中醒来时,天已经亮了,她被窗外几个德国人的大声吵嚷声惊醒,她听到外面有几个德国军官在催促他,他的脚步声已经在走廊响起,他在走下楼梯,要想办法,怎么办啊?他会死的!她变得焦急不安,她知道自己无法看着他这样去送死,可她又无法告诉他这一切,他是德国人,是自己国家的敌人,是他们践踏了美丽的法兰西,手里沾染的是自己同胞的鲜血。必须想个办法救他才可以。突然,她看到了那架钢琴,这是唯一的办法了,她开始弹钢琴,弹他们都喜欢的巴赫的曲子,急促而又凌乱的钢琴声在他耳畔响起,他停了下来,来到她身边凝视着她,自从他住进她的房子以后,没有再听到她弹过钢琴,他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弹琴,而且还是他们都深深喜爱的巴赫,但她坐在钢琴边只是用力的弹着钢琴,她一脸的疲惫憔悴,她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她看着他,似乎目光想告诉他什么,但又什么也没有说。她的眼神好像求他留下,不要走,她弹奏的音符急促而紧张,和她心乱如麻的内心一样。外面的德国军官又在催促他快些走,他看着她,想转身走开,但看见她的眉头皱得更紧,眼神里全是担忧与惊恐,钢琴的节奏也明显加快了,越来越凌乱,音符在她手指下发疯般的狂奔。在听到外面的一声按喇叭的催促声之后,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钢琴声,一阵剧烈的爆炸声从外面传来,外面传来了阵阵的呻吟声,而她的琴声在那一刻也停了下来,她身体瘫软,面色疲惫。他呆住了,他在那一刻明白了她的意思,转身冲了出去……影片的这个片断,两个主人公没有一句对白,用音乐来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是那段音乐紧紧的抓住了人的心,真的觉得音乐好伟大,可以渲染出人物内心那么强烈的情感世界,巴赫的那首曲子给影片注入了巨大的渲染力。
  邻居夫妇被抓了,留下他们的儿子,她让小男孩睡下。披上大衣出门,爷爷问她要去哪,她说你知道的,爷爷说不要去了,他们已经够幸运的了,不要管太多事。她推着自行车站在德军司令部门口,那里有许多和她一样的人,在等待自己的亲人被放出来。他出来了,在人群中他远远地看见了她,她看着他,她企求的目光,他明白她要求他放了小男孩的父母——那两个在他汽车上装上炸弹然后炸死他朋友的法国人。他钻进车里,回避她的目光,他不能帮她,他帮不了她的。

  [F]
  影片里虽然没有太多的言语,可是刻画出了人物内心世界最细腻的情感,非常感人肺腑。故事的结局就是开头的那部分,他到起居室,和往常一样和他们道晚安,然后他说:“我要去俄国了,立刻就动身,那里很冷。”他离开,爷爷打破了沉默说:“进来吧,先生。”他走了进去,她在那里看着他,强忍住泪水,直到离别的一刻她也要让自己忍住泪水,因为她不能爱他——他是她和她国家的敌人。但是泪水背叛了她,她的泪水溢满了面颊,当泪水涌出时,她已不在乎他看出她的心迹,她已经不想再掩饰对他的感情……他走出去以后,她冲出门外,没有深情的拥抱和热吻,只有短暂的沉默后,四目眷恋的相对,以及女主人公嗫嚅的双唇终于从嘴里挤出的整部影片一个半小时内唯一对男主人公说出的两个字:“再见!”
最后的结局是他去了俄国,可能死在战场上——为他的国家,不得而知。她参加了反抗德国的地下组织——为了她所爱的法国。他们没有再见面……

  最可悲的爱情就是:明明知道你在我身边,明明知道深爱着对方,却不能彼此相爱,这爱情是那么的相近,却又如此的遥远——这就是缺憾的美,正因为缺憾所以它刻骨,正因为它短暂,所以它才铭心……影片里的每一个片断都是非常感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构成了一幅纯美的画面,让人为之感动。这是我所看过的影片里对白最少,然而却深深感动的一部,我想我会一直记得它的名字——《沉静如海(Le silence de la mer)》。
  如果是商业片,它会弥补人们的一切缺憾,让这部片子变得合乎人们追求完美幸福的心境。可以在圣诞节安排两人独处的场景,假设德国军官的手终于从后面抱住女孩;也可以在德国军官回家后,发现躺在他床上熟睡的女孩;也可以是德国军官在把鱼放在女孩手里那一刻终于抓住了她的手;还可以是女孩最后对军官说出的不是两个字而是三个字:“我爱你”,还有更老套的是战后二人又终于重逢。可想见他们有很多的机会去释放压抑彼此的那份激情,故事可以有很多的结局。但是《沉静如海》不是迎合观众口味的片子,它是真实的生活,生活有时不会总迎合您的口味,生活有时是残酷的,我们不是总生活在童话里,但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沉静如海》是部还原生活本质的片子,因为有缺憾,所以觉得它很美……
  这也是2006年度看到的最为感人的一部片子,写到结尾竟想起了女孩的名字,很美的法语发音:让娜(Jeanne)

驴链(迅雷已测试,高速下载)
ed2k://|file|Le.Silence.De.La.Mer.1949.720p.BluRay.x264-CiNEFiLE.mkv|4694457608|772FABA8CA23E66677F4F358D9C6ACB9|h=5EVHHIGVYGIBGFURIQM25QSREWGTGU3Z|/
迅雷
thunder://QUFlZDJrOi8vfGZpbGV8TGUuU2lsZW5jZS5EZS5MYS5NZXIuMTk0OS43MjBwLkJsdVJheS54MjY0LUNpTkVGaUxFLm1rdnw0Njk0NDU3NjA4fDc3MkZBQkE4Q0EyM0U2NjY3N0Y0RjM1OEQ5QzZBQ0I5fGg9NUVWSEhJR1ZZR0lCR0ZVUklRTTI1UVNSRVdHVEdVM1p8L1pa/
网盘
http://kuai.xunlei.com/d/owtWCQIz3wCBbFBR235?p=37361

简字幕
  • Le_Silence_De_La_Mer_1949_720p_BluRay_x264_CiNEFiLE_chs.zip
  •   

    1 个附件 售价 大小 下载 时间

    Le_Silence_De_La_Mer_1949_720p_BluRay_x264_CiNEFiLE_chs.zip 0 金币 18.96K 9007 次 2013-3-27

    #1楼
    发帖时间:2013-03-27 16:32:10   |   回复数:4
    74101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
    2013-3-27 #2楼
    dcf198
    一派掌门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
    2013-3-27 #3楼
    xw_hylz
    禁止发言
    用户被禁言,帖子被屏蔽。
    2013-4-9 #4楼
    wuge
    一派掌门
    据说很不错的偏紫
    2020-2-21 #5楼
    游客组